不耻下问是一个动宾式成语,用作主语、谓语或宾语,并带有褒义,形容一个人虚心求教。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它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在这个成语中,“耻”是意动用法,表示“以……为耻”,而不是“感到羞耻”。这里的“下问”指的是向地位或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因此,不耻下问强调的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即不因对方的地位或学识而感到羞愧,而是勇于向他人学习。
在使用不耻下问这个成语时,应该注意它的动宾结构,即“不耻”是动词短语,“下问”是名词短语。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求知道路上谦虚谨慎,不因对方的身份或地位而有所顾虑。
例如,在句子“在学习上,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善于并且敢于向别人学习。”中,“不耻下问”作为主语,表达了学习的态度。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