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务虚与务实的名言,可结合不同角度进行整理:
一、务实名言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王充《薄葬篇》强调,事情的真实性需通过效果验证,言论的可靠性需依赖事实证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刘向《说苑》指出,理论知识需通过实践才能深刻理解。
"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庄周《庄子》提出,空谈理论而无行动是真正的缺陷。
"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
萧伯纳强调,唯有实践才能产生真正的知识。
二、务虚名言
"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虚一分"
王阳明《传习录》主张,务实比空谈更能体现人的本心。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理论的试金石"
张居正《陈六事疏》指出,再好的理论需通过实践验证其价值。
"创新是务实者的试金石,但坚守原则是务虚者的根基"
这一观点虽未直接出自经典文献,但结合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可推导,强调在务实中坚守原则的重要性。
三、两者的辩证关系
务实是基础: 如王充所言,"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务实是判断真理的根基。 务虚是升华
平衡之道:庄周"学而不能行,谓之病"警示我们,务虚需以务实为前提,否则可能陷入空想。
建议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既重视实践效果,也保持对本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