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 江苏金坛人,祖籍江苏丹阳,是中国现代数学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并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华罗庚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他在数论中的工作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著名的罗庚猜想,即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这个猜想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在2013年由他本人证明,为数学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华罗庚的数学成就和学术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年轻数学家,鼓舞着他们追求数学的真理和突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中国数学界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华罗庚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还在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并出版了多部著作,如《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并亲自在中国推广应用。
华罗庚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坚持,他克服了家境贫寒、疾病和残疾等重重困难,最终成为了一位世界级的数学大师。他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数学的真理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