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当存高远”并非诸葛亮所说,而是孟子提出的名言。该句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原文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弘乎?死而后已。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夫志当存高远,仁以为己任,不亦远大乎?”
具体解析:
出处与作者
该句明确标注为孟子所言,强调士人(有志之士)应具备的远大志向和责任感。
与诸葛亮的关联
虽然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也提到“志当存高远”,但这是他针对个人修养的劝诫,并非该句的原创作者。诸葛亮引用孟子的话时,是将其作为修身理念的补充。
核心思想
孟子通过这句话倡导“仁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认为士人应超越个人利益,以仁德济世为终极追求,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
综上,“志当存高远”的提出者是孟子,其思想对后世士人影响深远,与诸葛亮等先贤共同构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