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歇后语中的成语,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历史典故类
齐桓公的老马—迷途知返:
比喻经验丰富的人能指引方向
赵括打仗—纸上谈兵:
空谈理论,缺乏实战经验
秦叔宝卖马—穷途末路:
形容走投无路的困境
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
自作自受的后果
二、生活现象类
更夫打瞌睡—白吃干饭:
形容不劳而获或懒散状态
三天卖两条黄瓜—不慌不忙:
形容处变不惊的态度
张顺浪里斗李逵—以长攻短:
利用自身优势取胜
绵羊进狼窝—自投罗网:
自寻危险
三、人物特征类
林冲上山—官逼民反:
因压迫而奋起反抗
王母娘娘走亲戚—腾云驾雾:
神仙的典型形象
阎王爷当木匠—鬼斧神工:
形容技艺高超
刘伯温下棋—神机妙算:
智谋超群的象征
四、自然现象类
龙王爷亮相—张牙舞爪:
凶猛气势的具象化表达
老虎下山—虎视眈眈:
形容贪婪凶狠
雷公劈豆腐—当头棒喝:
突然袭击的比喻
五、行为比喻类
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焦急不安的状态
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进退维谷的困境
守株待兔—坐享其成:
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做事过度的反面教训
注:部分歇后语如"李逵穿针—粗中有细"、"张顺浪里斗李逵—以长攻短"等虽包含成语,但属于经典歇后语,已脱离原有典故,需结合语境理解。建议学习时结合具体出处记忆,以理解其文化内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