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第二段原文及解析如下:
原文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解析
核心比喻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以靛青从蓝草中提取但颜色更深的比喻,说明学生通过学习可超越老师。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由水凝结而成却更寒冷,类比知识积累带来的提升。
论证方法 - 对比论证:
通过"终日思考"与"须臾学习"、"踮脚远望"与"登高博见"的对比,强调实践与学习的重要性。
- 类比论证:以"登高"、"顺风"、"假舆马"等具体事例,说明借助工具或方法可达成原本无法实现的目标。
核心观点 - 君子(有德之人)的特质不在于天性,而在于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如学习、工具)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
注释
"假舆马": 借助车马快速到达远方,强调利用外部条件的重要性。 "君子"
此段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严密的逻辑,阐述了学习需结合思考与实践、积累与方法的关系,是《劝学》中论述学习方法的重要篇章。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