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桃僵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含义
本义 源自《乐府诗集·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原指李树因桃树被虫蛀而代替其死亡,比喻兄弟间相互爱护、互帮互助。
引申义
后转用来比喻 代人受过(如为他人承担过错)或 牺牲小我以保全大局(如军事策略中的“舍小保大”)。
二、核心寓意
互助精神: 强调在困难时刻相互扶持的兄弟情谊。 牺牲与奉献
辩证思维:蕴含“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提醒在发展过程中需权衡短期与长期利益。
三、使用场景
褒义语境:
表彰舍己为公、代人受过的行为,如“他总是李代桃僵,为团队承担风险”。
中性/贬义语境:
批评逃避责任或虚假牺牲,如“他李代桃僵,实则自欺欺人”。
四、结构与用法
结构:主谓式,含比喻义。
用法:多作宾语,如“他李代桃僵,却换来自身困境”。
五、相关成语对比
近义词:舍己为人、以身作则。
反义词:自私自利、推诿责任。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李代桃僵不仅是一个描述自然现象的成语,更蕴含了深厚的伦理与战略智慧,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和现代语境中。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