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暗度陈仓”的成语故事,主要涉及两位历史人物:刘邦和韩信。以下是核心信息的综合梳理:
一、历史背景
时间与人物 该成语出自秦朝末年楚汉争霸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207年。
- 刘邦:
汉王,被项羽分封至汉中,后意图夺取关中。
- 韩信:淮阴侯,刘邦麾下的军事家,被委以夺取关中重任。
项羽的策略 项羽为防止刘邦东返,命章邯守卫栈道,烧毁所有通道,切断其补给线。
二、事件经过
刘邦的伪装
刘邦表面派兵修复栈道,制造出东归的假象,实则暗中绕道陈仓(今陕西宝鸡)进军。
- 他命令士兵在故道修复进展缓慢时,秘密转移主力部队。
韩信的奇袭
韩信率军迅速穿越陈仓,攻占关中,俘虏章邯,平定三秦。
- 该行动成功避开了项羽的防线,为汉朝建立奠定了基础。
三、结果与意义
战略意义: 通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刘邦以弱胜强,击败了项羽,成为汉朝开国功臣。 成语寓意
四、相关细节
人物评价:韩信被后世誉为“兵仙”“战神”,其军事才能在此事件中得到充分体现。
历史影响:此战标志着楚汉争霸进入新阶段,为汉朝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综上,“暗度陈仓”不仅是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也是汉语中表达策略与智慧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