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粽子的诗句,综合不同时期作品整理如下:
一、唐代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以粽子与端午时节的繁花相映,展现节庆的繁荣。
杜甫《端午日赐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赋予端午赐衣的细腻质感,体现皇家节制。
元稹《表夏十首》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结合屈原传说与端午习俗,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二、宋代
陆游《乙卯重五诗》
两首同名诗:
-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民俗描写)
-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自然景致与节日融合)
苏轼《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以嗅觉与味觉结合,展现苏州端午特色。
三、其他朝代
屈原《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虽未直接写粽子,但端午与屈原关联深厚,常被后世借喻。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以端午节为背景,表达忠贞情怀。
四、现代创作
蒙建华《端午》: “延河碧水润雄章,宝塔丹花映晓阳。双百方针开阵纛,二为宗旨拨迷航。” 结合时代元素与传统节日,展现新时代端午风貌。 粽子的起源
粽叶种类:常见有竹叶、芦苇叶等,不同地区有特色。如浙江嘉兴以竹叶为原料,广东惠州则偏好芦苇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