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主要内容
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地点是长江上游某大城市的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高老太爷是家庭的统治者,思想顽固,刚愎自用。小说通过描写高公馆的衰落和分化,展现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
主要人物形象
觉新:
长房长孙,为人厚道但软弱,原与梅表姐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与李瑞珏结婚。他具有“二重人格”,同情新思潮又自甘落伍,不满旧礼教又奉行“作揖主义”。
觉慧:
觉新的胞弟,进步青年,思想新潮,行事大胆。他蔑视等级制度,与鸣凤相爱,反对包办婚姻,大胆揭穿迷信的邪说。最终,他毅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
觉民:
觉新的胞弟,受“五四”新思想影响的青年学生,有打破封建主义的愿望。他与琴相爱,在觉慧的鼓励下离家出走。
高老太爷:
思想顽固,刚愎自用,行事自私。他以封建的礼教专制地管理大家庭,给年轻的一代和下层的仆婢带来种种的不幸。
李瑞珏:
觉新的妻子,善良贤惠,善解人意,深爱着觉新。她因封建迷信的殉葬者而难产而死。
鸣凤:
聪明伶俐的婢女,美丽聪明,柔中有刚。她因冯乐山要娶她为妾而坚决不从,最终投湖自尽。
建议
《家》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腐朽,同时也展现了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和民主主义的觉醒。这部小说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对读者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建议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重点关注觉新、觉慧等人物的成长和转变,以及他们在反封建斗争中的表现,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