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作者问题在学术界存在不同说法,但综合权威资料可总结如下:
主要作者争议
孟子是《孟子》的主要作者,其思想、言论和事迹是书的核心内容。孟子通过对话体形式记录了政治主张(如仁政、民本)、哲学思想(性善论)及游说经历。
弟子参与编纂
孟子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在孟子生前及死后参与了书籍的整理和编纂工作。例如:
- 万章在孟子去世后,曾参与《孟子章句》的编撰;
- 赵岐在东汉时期明确标注《孟子》为孟子所著;
- 唐代韩愈、清代崔述等学者也支持孟子为主要作者的观点。
版本差异与争议
- 《史记》记载《孟子》七篇,东汉赵岐分为上下两卷,共十四卷;
- 《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另有《孟子外书》四篇佚失;
- 不同版本差异源于传抄错误或后世增补,不影响孟子作为核心作者的认定。
学术界主流观点
现代学术界普遍接受“孟子本人创作核心内容,弟子参与整理”的观点。这种观点既承认孟子的主导作用,也认可弟子在传播过程中的贡献。
综上,《孟子》以孟子为核心作者,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参与编纂,形成儒家经典的重要文献。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