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为观止”是一个汉语成语,表示对事物精妙、完美之极的赞叹。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词义:因事物精妙到极点而发出由衷的赞叹,常与“赞叹”“惊奇”等词连用。
结构解析:
叹:表示赞叹、惊奇;
观止:原指看到事物达到极致便停止观看,现引申为赞叹到极点。
二、出处与历史背景
典故来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观舞《韶箾》时赞叹:“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意为“这种盛德,再没有比这更盛的了,看够了!”。
引申含义:后泛指对艺术、自然或人文景观等的高度评价,如“建筑艺术叹为观止”“自然景观叹为观止”。
三、用法与特点
褒义色彩 :通常用于表达对卓越成就或美好事物的钦佩,如“演出精彩绝伦,令人叹为观止”。搭配示例
- 此刻的山水画意境深远,令人叹为观止;
- 她的演技突破自我,达到叹为观止的境界;
- 这座城市的夜景设计巧夺天工,叹为观止。
近义词:
登峰造极、拍案叫绝、赞叹不已、无以复加。
反义词:
平淡无奇、海底捞针。
四、使用注意事项
多用于描述视觉、听觉或精神上的震撼,如艺术表演、自然景观等;
书面表达中比简单说“非常棒”更具感染力。
通过以上解析,可见“叹为观止”是汉语中表达极致赞叹的经典成语,兼具文学性与表现力。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