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冰使燥:
比喻徒劳无功,注定失败的行为。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指瑕》中,用以形容一种荒谬的行为,点出一条朴实的道理:有些事努力没用,方向错了等于白搭。
槁木死灰:
形容极度寂静、无动于衷的状态。这个成语最初出现在《庄子·齐物论》中,和道家的“坐忘”“物我两忘”的哲学境界有关。
河倾月落:
表示夜将尽。这个成语出自元·陈樵的《月放过赋》。
椿龄无尽:
像椿树一样长寿,常用作祝人长寿之词。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
青松落色:
比喻世道衰败时人情的冷落、淡薄。这个成语出自唐·孟郊的《衰松》诗。
白云亲舍:
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常用于表达客居异乡的思乡之情。
洪炉点雪:
比喻领悟、接受迅速,思想改变快。这个成语出自宋·王质的《雪山集·大慧禅师正法眼藏序》。
晨光熹微:
形容早晨天色微明。这个成语出自晋·陶潜的《归去来兮辞》。
冬日夏云:
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这个成语出自宋·陈恬的《程伯淳赞》。
云霞满纸:
形容满眼都是精采的文笔。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常用于形容文章或绘画作品的精彩。
丹书白马:
古代帝王赐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这个成语出自《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十步芳草:
意思是十步之内,就有芳香的花草。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常用于形容环境或人的美好。
日升月恒:
如同太阳升起,月亮永恒。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常用于形容时间的流逝或事物的永恒。
皮里阳秋: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这个成语本来写作“皮里春秋”,到了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母亲郑太后名叫阿春,为了避她的讳,遂改为“皮里阳秋”。
绠短汲深:
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这个成语出自《汉书·张敞传》。
挂一漏万:
比喻列举不周,选了一个,但遗漏很多。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常用于形容列举不全面。
水菜不交:
比喻彼此经济上没有往来。旧时指官吏清廉。这个成语出自《八琼室金石补正·北周强独乐文帝庙造像碑》。
买王得羊:
指想买王献之字,却得到了羊欣的字,意为摹仿名人的字画过于逼真,难以分辨。这个成语出自唐·张怀瓘的《书断》。
着手成春:
一动手便有了春意。比喻诗人、画家才思高雅;也比喻医生医术高明。这个成语出自唐·司空图的《诗品·自然》。
智周万物:
意思是天下万物无所不知;形容知识渊博。亦泛指先行。这个成语出自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的《晋阳秋》。
出手得卢:
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比喻事情进展很顺利。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常用于形容事情的成功。
与羊谋羞:
谋:商量;羞:珍羞,精美的食物。跟羊商量要它的肉。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常用于形容不可能的事情。
甘雨随车:
车行到哪里,及时雨就下到哪里。这则成语,指的不仅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