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对李世民说的话有以下几句:
关于辛处俭妻子的事情
魏征曾对李世民说,当年李渊看上了辛处俭的妻子,于是将辛处俭调往外地,方便他与其妻幽会。魏征问李世民:“陛下可知老臣何意?”李世民回答:“纵使君臣有别,但是为君者依旧要有为君者的气节和礼仪,此乃天下人之表率,就算是成为一国之君,也不应当做出强抢民女强占臣妻之事,你的用意我了解,但我又岂是那样的人!”
关于先太子李建成的事情
魏征曾说:“先太子早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这句话表明魏征认为如果李建成早听他的建议,就不会有后来的祸事。这也算是魏征对李世民的一种小小恭维,即李建成不听劝告所以失败,而李世民做到了,所以成为最后的赢家。
关于郑氏的事情
在636年,朝堂上,魏征对李世民说:“陛下,你不能将郑氏纳入后宫。”李世民回应:“这是皇后选的,你未免管的太宽了。”事实上,郑氏确实是长孙皇后举荐的,让李世民纳入后宫。魏征此举表明他坚守原则,提醒李世民要慎思慎行。
关于良臣与忠臣的区别
魏征向李世民说:“我要做一个良臣,而不是忠臣。”并解释道,忠臣是敢于直谏,国君却不善于纳言,结果是悲剧;而良臣敢于直言直谏,国君也善于纳言,结果是君臣皆为欢喜。他强调了成为良臣的关键在于君王。
关于君主应如何自省
魏征曾劝诫李世民:“作为统治者,如果能够真正做到:看见直接消耗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想到大兴土木,就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生活安宁;想到君位高且危,就不忘谦虚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害怕自己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为能在百川之下;游玩打猎忘返之时,就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为限;忧虑自己松懈懒惰之时,就想到自己至始至终都应该保持谨慎;害怕自己耳目被奉承堵塞、遮蔽,就想到虚心接受下面的意见;担心有谗邪的人在身边,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摈弃奸侫之人;施加恩惠之时,就想到没有因为个人偏爱而给与不恰当的奖赏;使用惩罚之时,就想到没有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
关于诚信与法律
李世民下令男子年龄虽不满十八岁,但体格健壮也应征集当兵,魏征拒绝执行,认为李世民以诚信待天下,要人民不可诈欺;陛下不以诚信待人,所以先疑心人民诈欺。李世民听后收回成命,称赞魏征执法严正。
这些对话展现了魏征作为一位忠臣和良臣的担当和智慧,也体现了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的宽容和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