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新路”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另外开辟一条道路,常被引申为 创新方法、风格或途径,强调突破传统模式,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或表现形式。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出自叶圣陶的《倪焕之》:“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 这句话体现了教育领域对创新思维的倡导,即不拘泥于传统模式,而是探索更适合时代需求的新方法。
三、用法与结构
语法功能 可作谓语、定语或宾语,例如:
- 他另辟新路,开创了行业新标杆;
- 这种设计另辟新路,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
搭配示例
- 在艺术创作中,他另辟新路,将传统技法与现代理念结合;
- 企业需另辟新路,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独辟蹊径、别开生面、标新立异; 反义词
五、情感色彩与使用场景
该成语为 中性成语,既可用于褒扬创新精神,也可用于客观描述探索新路径的行为。常见于科技、艺术、教育等领域,强调突破与创新的重要性。
综上,“另辟新路”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理念,是汉语中表达创新思维的经典词汇。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