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创作时间普遍认为在唐玄宗天宝末年(约公元755年),即安史之乱前。以下是具体分析: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唐玄宗晚年,当时朝政腐败,杨贵妃得宠导致权臣擅权,社会矛盾激化,李白因怀才不遇而发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等句,既包含儿童对自然现象的纯真想象,也隐喻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年龄与历史背景
多个权威资料提到李白当时约55岁(天宝末年),正值其政治理想受挫、人生境遇起伏的阶段。例如,陈沆《诗比兴笺》称此诗作于安禄山叛乱前,萧士赟则认为李白借月影暗喻安禄山之乱。
艺术特色
诗中融合了神话传说(如月宫、白兔捣药)与浪漫主义想象,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特点。
综上,李白创作《古朗月行》的时间节点可确定为唐玄宗天宝末年,具体年份约在755年前后。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