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巴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幼儿园中班社会中秋节教案怎么写?

59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认知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日期(农历八月十五)及基本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

能力与情感

- 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中秋节的场景和感受;

- 体验与同伴、老师共同庆祝的快乐,培养分享与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材料与资源

- 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或故事书(如《嫦娥奔月》);

- 月饼、水果、贺卡等实物;

- 制作月饼的材料(白纸、彩笔、圆形瓶盖等)。

环境布置

- 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或灯笼;

- 制作中秋主题的墙面装饰。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部分(5分钟)

猜谜游戏:

通过谜语(如“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引出月亮,再展示月球图片讲解月相变化。- 情境导入:播放《爷爷为我打月饼》等中秋主题歌曲,营造节日氛围。

2. 认知与探索(15分钟)

中秋节来历:结合动画或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讲解中秋节的起源和象征意义。- 习俗体验:介绍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传统习俗,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家庭的中秋庆祝方式。

3. 动手实践(15分钟)

月饼制作:教师示范用彩泥或月饼模具制作月饼,幼儿分组动手制作并装饰。- 亲子互动:鼓励幼儿将自制的月饼送给家长,体验分享的快乐。

4. 表达与分享(10分钟)

故事讲述:幼儿轮流讲述自己收集的中秋故事或家庭经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交流:讨论中秋节对家庭团聚的意义,引导幼儿感受亲情与节日的温暖。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节日回顾:总结中秋节的习俗和活动,强化记忆;

延伸活动:布置家庭作业,如绘制中秋贺卡、与家人一起赏月并记录感受。

四、活动注意事项

年龄特点适配:

活动内容需结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如用简单语言解释故事、独立完成月饼制作等。2. 安全保障:使用剪刀、彩笔等工具时需教师指导,确保幼儿安全。3. 文化渗透:通过传说和习俗的讲解,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以上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调整,建议配合中秋前的环境布置(如悬挂灯笼、展示月饼)和家庭互动环节,以增强节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