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声考试目标的撰写,需结合课程性质、教学大纲及考试要求,从知识、技能和素养三个维度进行系统梳理。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知识掌握目标
基础理论体系 系统掌握和声的基本概念(如三和弦、调性、和声功能)、基本理论(如调式、和声进行)及基本规则(如和声功能、和声分析方法)。
专业领域拓展
了解大小调体系功能化、和声的色彩性、不协和音程的解决等高级内容,掌握和声在音乐作品中的实际应用。
二、技能应用目标
和声写作能力
能够根据旋律进行规范的四声部写作,包括和弦选择、转位与替代和弦的运用,以及和声进行的设计。
分析和声作品
掌握规范的和声标记方法,对给定作品进行结构分析(如段落划分、调性布局)、和声标记及音乐材料处理。
实践应用能力
能够将和声理论应用于钢琴演奏与即兴创作,提升演奏的色彩表现力。
三、素养与能力目标
理论联系实践
通过键盘实践巩固理论,提升演奏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创作与二度创作。
音乐感知能力
培养对音乐作品和声的分析能力与理解能力,能够通过和声语言表达音乐情感。
学术潜力
展现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及学术潜力,适应音乐创作与研究的需要。
四、考核重点提示
和声分析: 需规范使用和声标记(如属七和弦的解决、和弦进行的功能性分析)。 作品分析
写作要求:注重逻辑性与规范性,需配合图示说明和声布局。
建议在撰写目标时,结合具体考试大纲(如中央音乐学院考研大纲)或教学规范(如音乐教育专科课程设计要求),确保目标的科学性与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