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分为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安排和内容如下:
一、考试时间与科目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 时间:
每年1月报名,6月进行实践技能考试,8月进行理论考试
- 科目:
- 基础科目(生理、病理、药理等)
- 临床科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 公共科目(卫生法规、预防医学等)
- 合格标准:总分为600分,合格分数线为360分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 时间:
与执业医师考试同步,1月报名,6月实践技能考试,8月理论考试
- 科目:
- 基础科目(生理、病理、药理等)
- 临床科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 公共科目(卫生法规、预防医学等)
- 合格标准:总分为300分,合格分数线为180分
二、考试形式与内容
实践技能考试 - 三站式测试:
- 第一站: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15分)
- 第二站:体格检查与基本操作技能(20分)
- 第三站:心肺听诊、影像诊断等(20分)
- 合格标准:每站60分,总成绩60分及格
理论考试 - 内容结构:
- 基础医学(生理、病理等)
- 临床医学(内、外、妇、儿等)
- 公共科目(法规、伦理等)
- 题型特点:
- 选择题为主,含A1至A4型题,总题量约600题
- 合格标准:每科150分,总成绩600分及格
三、考试流程与注意事项
报名与审核:
网上报名后需现场审核,部分地区实行“一年两试”政策(如天津、上海等)
成绩有效期:
- 实践技能成绩2年有效
- 理论考试需在成绩公布后2年内通过
注册与拿证:
通过全部考试后,需在规定时间内注册并领取执业医师证
四、复习建议
重点科目:临床科目(尤其是内、外、妇、儿)和公共科目
备考资料:使用官方指定教材及网课,结合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
时间管理:执业医师考试内容繁杂,需制定详细复习计划
以上信息综合自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及权威医学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