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围棋在高考中的加分政策,综合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一、加分条件
运动员称号与等级 - 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
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并在省级招委会确定的测试项目中达到二级运动员以上技术等级标准的考生,可在高考统考成绩基础上加20分投档。
- 业余5段及以上:取得围棋业余5段及以上等级证书的考生,可办理国家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同样享受20分加分。
比赛成绩 - 全国锦标赛:
全国个人围棋锦标赛获得第七名至第十六名的考生,可加20分。
- 省级赛事:省级围棋锦标赛获得前三名,或全国少年围棋锦标赛获得第四名至第十二名的考生,也可加20分。
二、加分规则
分数上限:加分不得超过20分,由省级招委会根据考生情况决定具体加分数值。
录取资格:加分需在高考报名时办理国家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且证书需在考试当年有效(部分政策要求2年内取得)。
其他赛事:省级或市级少儿围棋比赛前三名、全国少年围棋锦标赛前六名等成绩也可获得加分。
三、其他说明
政策差异:具体加分细则可能因地区和年份有所调整,建议考生咨询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或高校招生办。
特长生通道:部分高校接受围棋特长生单独招生,文化课成绩要求为总分的30%,且需通过围棋考试,但此政策仅适用于少数高校。
四、注意事项
业余段位与运动员称号的关联性需以省级招委会发布的最新政策为准,部分早期政策(如“业余5段直接加分”)可能已调整。
建议从高二或高三开始准备,确保在高考前取得相关证书并办理等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