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老师的监考工作需要严格遵循规范流程,确保考试公平性和秩序。以下是详细的监考职责与操作流程:
一、考前准备阶段
领取试卷与物资 - 任课监考教师需提前30分钟到指定地点领取试卷,非任课教师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 确保试卷密封性,拆封后核对考生信息与试卷匹配。
布置考场环境
- 提前10分钟进入考场,完成试卷分发(开卷考允许携带指定书籍)。
- 通过板书或电子屏幕宣读考试信息(课程名称、形式、时间等)及考场规则,强调禁止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
- 检查考场座位安排,确保考生对号入座,调整灯光和温度适宜环境。
二、监考实施阶段
身份核验与入场管理
- 考生提前5分钟签到,核验学生证、准考证及补考证,佩戴监考证。
- 通过金属探测器检查考生是否携带违禁物品,确保考场安全。
过程监督与纪律维护
- 考试开始后,监考教师需全程关注考生动态,防止作弊行为(如抄袭、交头接耳)。
- 保持考场安静,及时提醒考生遵守规则(如禁止使用手机、不得擅自离场)。
- 对有违纪倾向的考生进行提前警示,必要时联系流动监考处理。
时间管理与应急处理
- 严格控制考试时间,开考前1小时禁止交卷,结束前30分钟提醒截止回见。
- 若考生突发情况(如身体不适、紧急事务),需及时联系校方协调处理。
三、收卷与后续工作
试卷回收与清点
- 考试结束前15分钟提醒考生停止答题,统一回收试卷、草稿纸等材料。
- 仔细核对试卷数量,确保发放与回收一致,防止遗漏。
考场清理与交接
- 收卷后整理考场,恢复教室原状,关闭屏蔽器并检查设备。
- 将签到表、考场情况登记表等材料交回教务部门,完成监考报告的撰写。
四、注意事项
专业素养: 监考教师需熟悉考试科目内容,避免因知识盲点被考生质疑。 情绪管理
应急准备:熟悉考场布局及应急通道,处理突发情况时保持镇定。
通过以上规范操作,监考教师既能保障考试秩序,又能为考生提供专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