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期间,高考组织方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疫措施,以确保考生健康与考试安全。以下是综合多个信息源的注意事项:
一、考生个人防护要求
健康监测与申报 考生需提前14天开始每日体温检测,并填写健康承诺书,考试当天将健康码、核酸检测报告(部分地区要求)等材料提交监考员。
若出现发热(≥37.3℃)、咳嗽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并调整考试安排。
个人防护装备
考试期间全程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进入考场时必须佩戴。
配备手套、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用品,保持社交距离,避免拥挤。
生活习惯调整
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二、考场防疫管理
物理防控措施
考点入口设置体温检测点,配备凉棚和复检室,对异常人员进行隔离观察。
考场内保持通风,优先使用分体空调,并定期清洁消毒。
通过隔板或间隔摆放减少考生接触密度,确保符合防疫要求。
备用考场设置
每10个普通考场配备1个备用隔离考场,且不少于3个,用于安置发热/咳嗽考生。
隔离考场应独立于普通考场,配备独立空调,并保持严格管理。
三、考试流程与应急管理
入场与身份核验
考生需佩戴口罩,配合体温检测、健康码核验及防疫用品检查。
进入考场后,根据体温异常情况调整防护措施。
应急响应机制
考试中若发现考生身体不适,需立即启动应急流程,安排专人陪同并提供医疗帮助。
部分地区要求考生提供考前7日内核酸检测报告,未达标者不得参加考试。
家长与学校职责
家长需关注考生健康状况,配合学校做好防疫物资准备及送考安排。
学校需对考点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并与卫生健康部门保持沟通协作。
四、其他注意事项
交通与住宿: 考生需提前规划行程,避开拥堵路段,并选择通风良好的住宿场所。 心理调适
以上措施需结合当地疫情防控政策调整,考生应提前熟悉考场规则及防疫要求,共同维护考试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