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试中“做标记”的判断标准,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标记的界定
内容范畴 包括书写个人信息(如姓名、学校、考号等)、绘制无关图形符号、使用特殊标记(如星号、下划线等)或非指定颜色笔迹。
形式与位置
- 形式: 任何与答题无关的符号、图形、涂改痕迹(如折角、修正液痕迹)。 - 位置
二、具体违规情形
个人信息标注 在试卷或答题卡上书写姓名、学校、座位号等可识别信息。2. 非答题区域操作
在密封线外做特殊记号、绘制图案或使用修正液涂改。3. 答题内容篡改
使用星号、斜线等符号标注答案,或重复绘制无关图形。4. 工具违规
使用红色、蓝色以外颜色笔迹,或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涂改题号等。
三、判断标准与后果
故意性判断: 即使是无意标记(如习惯性划线),若被监考人员认定为与答题无关,仍可能被取消成绩。- 后果
四、注意事项
密封区规则:密封区内允许考生做笔记,但需使用规定的涂改符号(如“×”),否则可能被视为标记。- 及时报告:若非故意标记,应立即向监考老师说明情况,避免影响成绩。
以上标准综合了公务员考试、高考、考研等常见考试类型的规定,具体以考场最新细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