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试安检流程通常包含以下步骤,具体要求可能因考场类型(如高考、研考等)略有差异,但核心流程一致:
一、身份验证
材料准备
考生需携带 准考证和 居民身份证,在考室入口处主动接受工作人员核验。
人脸识别
部分考场需配合人脸识别系统,考生需保持40-60cm距离,确保头部显影在识别设备中。
二、物品检查
非考试物品存放
考前需将手机、手表、首饰等非考试物品存放在指定小件物品寄存处,考试结束后凭寄存凭证取回。
重点检查部位
安检员会重点检查耳朵(取下眼镜)、腋下、手腕、腰部、皮带扣内侧、衣袋、鞋袜内等可能隐藏通讯工具或危险物品的部位。
三、安全检查
智能安检门检测
考生需通过智能安检门,保持1米左右距离,正常步行通过。未触发报警者可直接进入候考区域。
人工复查
若智能安检门或人工安检报警,考生需主动出示引起报警的物品,工作人员需二次检查确认无异常后方可放行。
违禁物品处理
发现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禁带物品将立即收缴,考生需配合进一步检查。
四、其他注意事项
特殊情况处理
- 安装心脏起搏器、金属牙套等特殊设备的考生,需提前48小时向考点报备,安排人工安检。
- 孕妇等特殊群体应主动告知工作人员身体情况,获取特殊通道或协助。
时间管理
建议考生至少提前60分钟到达考点,预留充足时间完成安检流程,避免因突发情况影响考试。
五、违规处理
若考生拒不配合检查或携带违规物品,监考员有权阻止其进入考场,情节严重的将取消考试资格。
以上流程综合了多场考试安检的通用要求,具体以当年最新官方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