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巴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课程改革之后怎么考试的

59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模式主要特点如下:

一、科目设置与考试模式

取消文理分科

所有学生均需参加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统考科目,不再区分文科或理科。

"3+3"科目组合

- "3":

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

- "3":考生从物理、历史中选1门,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2门。

英语科目一年两考

学生可选择两次英语考试,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二、考试时间与分值

语文、数学、英语:

每科150分,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100分(如物理80分+化学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英语听力:30分(含2次考试机会,取较好成绩)。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基础学科与选考科目

- 基础学科(语数英)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 选考科目强调学科核心素养,如物理的实验操作能力、历史的思维能力等。

综合素质评价

部分省份将学业水平测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参考学生思想品德、社会实践、艺术素养等多方面表现。

四、录取机制

分值构成

高中阶段总成绩由高考成绩(约70%)和综合素质评价(约30%)组成;

- 例如:某省高考总分为750分,其中高考占700分,综合素质评价占50分。

录取方式

实行"分类测试+分批选拔",不同类型高校根据专业需求录取学生;

- 例如:普通高校与高职高专院校分别选拔,技术类院校增加技能测试。

五、其他变化

技术考试:

部分省份增加技术类考试,测试职业技能,对应高职高专录取;

考试形式多样化:如物理实验操作、历史案例分析等,注重应用与分析能力。

以上内容综合了全国范围内的改革趋势,具体实施细则可能因省份而异,建议考生关注本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