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期末考试的调整通常根据教育部门政策、学校实际情况及突发情况综合决定,主要调整方式包括时间调整、考试模式调整及评价方式调整。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时间调整
整体平移调整 部分学校将期末考试时间整体向后平移,例如将原下周一的考试推迟至下周二,确保考试安排连续性。 *例:1月9日(原下周一)和10日(原下周二)考试内容互换,下周一(原下周三)和周二(原下周四)考试内容再互换*。
分阶段调整
- 高三年级: 部分城市(如上海、杭州)因升学压力较大,选择保持期末考试时间不变或延期; - 低年级
特殊场次调整 - 跨校区考试:
为方便转专业或修读双学位学生,调整考试场次以减少跨校区奔波;
- 分时段安排:部分学校将集中考试与分散考试时间调整,例如将原1月10日的考试推迟至1月3日,分散考试安排在晚些时段。
二、考试模式调整
线上教学替代 多地因疫情防控需要,将期末考试转为线上进行,如上海市教委要求初三、高一、高二学生12月结束教学后不再组织期末考试;
*例:成都、杭州等地初一、初二年级取消期末考试,高三考试推迟至下学期。
考试内容调整
部分学校调整考试科目或内容,例如将《大学英语A3》考试另行通知;
*例:陕西师范大学将原1月4日-14日的期末考试推迟至1月下旬,具体科目调整后另行通知。
三、评价方式调整
过程性评价替代
部分学校取消传统期末考试,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性测试等综合评价方式;
*例:上海市教委要求小学各年级取消期末考试,以日常表现评价替代。
分层考试
高中阶段部分学校实行分层考试,根据学生基础和能力水平设置不同难度试卷,促进个性化评价。
四、其他注意事项
通知与协调: 学校需提前两周公布调整方案,并通知教师、学生及家长,确保备考工作有序进行; 防疫要求
以上调整需根据当地教育部门指导及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建议关注学校官方通知获取最新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