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的考试安排主要基于两种模式:“3+3”和“3+1+2”。
“3+3”模式
在“3+3”模式下,考生需要参加以下科目的考试:
语文 、 数学、 外语:
这三门科目为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每门科目满分为150分,不分文理,考试时间通常安排在7月。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以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思想政治、 技术:
考生需要从这7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每门科目满分为70分。
“3+1+2”模式
在“3+1+2”模式下,考生需要参加以下科目的考试:
语文、 数学、 外语:
这三门科目仍然为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每门科目满分为150分,不分文理,考试时间通常安排在6月7日和8日。外语科目同样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以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首选科目:
考生需要从物理和历史两门科目中任选1门作为首选科目,每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分计入考生高考总成绩。
再选科目:
考生需要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科目中任选2门作为再选科目,每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分计入考生高考总成绩。
命题和答题套路
命题套路:高考命题以教材和课程标准为准,注重考查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和次点知识,避免出怪题、偏题、难题和繁题。命题角度、方法、题型和情境设置都力求体现选拔性和区分度。
答题套路:考生应先通读试卷,了解试题结构和题型,先易后难。答题时避免分秒必争,认真审题,合理分配时间。对于语文科目,考生应特别注意作文题目,提前构思好作文立意。
考试时间安排
6月7日:上午考语文(9:00-11:30),下午考数学(15:00-17:00)。
6月8日:上午考物理或历史(9:00-10:15),下午考外语(15:00-17:00)。
6月9日:考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的两门再选科目。
建议
选科策略: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科目组合,确保专业基本不受限。成绩中上游的学生应尽量选择物理,除非物理成绩较差或历史有绝对优势。
复习策略:考生应以教材和课程标准为基础,回归教材,领悟学科知识的本质。同时,多做历年高考真题,熟悉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时间管理:考生应合理安排考试时间,避免在某一题上花费过多时间,导致其他题目无法完成。特别是最后一天的选择性考试科目,考生要特别注意考试时间和考场安排,做足准备。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新高考的考试安排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