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考试主要分为 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和 综合笔试两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临床实践技能考核(30分钟)
基本操作(10分钟) - 包括中医四诊(望、闻、问、切)、针灸、推拿、拔罐等基础技能,以及考生擅长的中医诊疗技术的演示。
中医临床答辩(20分钟)
- 结合考生专长,考察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知识(功效/用法/配伍)、方剂学知识,以及临床常用方剂的临床应用能力。
评议评价(5-10分钟)
- 由30名居民和30名患者对考生的技术专长进行评议,需达到70%以上合格。
二、综合笔试(300分钟)
中医基础理论(150分钟)
- 考察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等中医经典理论。
中药学与方剂学(150分钟)
- 包括中药的功效/用法/配伍禁忌,以及常用方剂的组成/主治/配伍意义等。
临床专业知识(150分钟)
- 涵盖中医内/外/妇/儿科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针灸科常见病证的诊疗方案制定等。
三、考试内容结构示例(以临床技能为例)
中医基本操作: 4道题,满分40分(如针灸穴位定位、推拿手法规范等)。 中医临床答辩
四、备考建议
系统学习:
通过《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出师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指导》等权威资料,打牢中医基础理论。
强化训练:
针对中药学、方剂学等难点进行专项练习,结合模拟题和真题查漏补缺。
实操练习:
每天进行中医四诊、针灸等技能训练,建议找模拟病人或志愿者进行实战演练。
模拟考核:
参加线上或线下的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和时间分配。
五、注意事项
考试内容与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一致,建议提前咨询当地中医药主管部门。
部分省份可能增加面试环节,重点考察医术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考核,考生需达到临床技能达标和理论知识的综合要求,方可获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