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美术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可能会因不同的学段和年级而有所差异,但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知识:
考察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例如美术的功能、美术作品的分类、美术家的介绍等。这类题目通常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每空2分,共40分左右。
选择题:
要求学生在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主要考察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左右。
判断题:
要求学生判断给定的陈述是否正确,主要考察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对美术理论的理解。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左右。
多项选择题:
要求学生从多个选项中选择所有正确的答案,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和对美术知识的全面理解。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左右。
简答题:
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美术知识的灵活运用。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左右。
论述题:
要求学生对某个美术现象或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主要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左右。
素描:
通常包括人物头像、石膏像、静物等内容,考试形式可以是写生、根据图片资料模拟写生、默写等。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包括形体、结构、空间、黑白、质感、构图等方面的认识、理解和表达能力。
色彩:
考试内容通常包括人物头像、静物、风景、图案等,考试形式可以是写生、根据文字描述进行默写、根据黑白图片画彩色绘画、根据线描稿画彩色绘画等。目的是考查学生对色彩的理解、表现和感受能力,运用色彩塑造形体的能力,以及色彩技法运用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速写:
结合高中美术必修课《美术鉴赏》中的内容,根据命题进行创作。考试形式可以是根据试卷的文字要求完成命题创作,根据试卷所提供的图像素材,按要求完成命题创作。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创意、构思、表现力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设计(针对设计类专业):考试内容可能包括图案、设计基础、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考试形式可能是提交作品、录制视频、现场考试等。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设计能力。
考试时间和形式方面,阶段性考试时间为7年级至9年级(上学期)每学期末,终结性考试时间为9年级下学期(每年4月份的最后一周),具体时间由学校拟定上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考试形式(班级考、小组考、个人考、多次考等)由各校根据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场地等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安排,以能考查出学生对课业掌握的实际成绩为准。
建议学生们在备考时,要系统地复习美术基础知识,加强素描、色彩和速写的训练,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为参加新课标美术考试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