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雨霖铃》是北宋婉约词的代表作,原文及写作背景如下:
一、原文内容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二、写作背景
仕途失意 柳永因多次科举考试失败而深感挫败,曾作《鹤冲天》等词表达不满,触怒宋仁宗,遭贬为“奉旨填词柳三变”。此后长期流落汴京、苏州、杭州等地,生活困顿,为歌伶撰写曲词为生。
创作契机
该词作于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恋人(一说为歌姬)诀别之际。正值秋末冬初,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景象与离情别绪交融,成为千古名景。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 以冷落凄凉的秋景(寒蝉、骤雨、楚天)反衬离情,营造孤寂氛围。 - 情感共鸣
三、历史地位
《雨霖铃》是柳永婉约词的代表作,开创了以个人情感体验为核心、语言细腻婉约的创作风格,对宋代及后世词人影响深远。其艺术成就与柳永个人经历紧密相关,既是个人悲剧的写照,也反映了北宋城市文化对个体情感的滋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