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能相见”的情诗,中国古典诗词中多有表达。以下是精选的代表性作品及解析:
一、经典名句摘录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月起兴,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虽相隔千里却共享同一轮明月,意境悠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以夸张手法抒发对情人的执着,展现相思至深的痛苦。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通过追忆往昔,隐喻对逝去情感的无奈,含蓄表达相见时难的真挚。
二、其他相关作品
李白《三五七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喻至死不渝的相思。 秦观《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打破传统相思观念,强调情感本质超越时空限制。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以红豆寄托相思,成为文化符号。
三、现代仿作与延伸
现代诗人也常借古喻今表达类似情感,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被改编为“但愿梦长久,千里共枕眠”,呼应现代人对情感共鸣的追求。
注:部分作品存在作者归属争议(如《锦瑟》),此处仅列最广泛认可版本。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