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涵可总结如下: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具体包含以下两个核心方面:
本原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物质(存在)与意识(思维)哪个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
同一性问题: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即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可能性问题。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本原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唯物主义观点: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例如,先有物质存在(如地球),然后才有意识产生;
唯心主义观点:意识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例如,先有精神存在(如理念、绝对精神),物质世界是其外化;
其他观点:部分哲学家认为物质与意识是平行并列的,形成 二元论,如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
(二)同一性问题:可知与不可知
可知论: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物质世界是可以被人类完全或部分认识的;
不可知论:认为思维无法完全认识存在,物质世界具有不可知性。
三、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划分哲学派别:
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划分标准;
指导实践:
同一性问题的回答影响对人类认识能力、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理解;
理论基础:
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如认识论、历史观等均围绕其展开。
四、补充说明
概念辨析:需注意“物质”与“自然界”的区别,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物质”指广义的客观实在,而“自然界”是物质存在的一部分;
历史演变:不同历史时期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理解存在差异,如近代哲学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争论。
综上,哲学的基本问题通过本原与同一性两个维度,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是理解哲学思想的核心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