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自赏”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指独自开放、散发香气的花朵自我欣赏,后比喻自命清高、脱离群众、自我陶醉的心理状态。具体解析如下:
一、字面与引申含义
字面含义 “孤芳”指独秀一时的香花,“自赏”即自我欣赏。整体指花朵独自散发芬芳并自我陶醉的状态。
引申含义
- 自命清高: 形容人自我评价过高,常以“我独尊”自居。 - 脱离群众
- 自我陶醉:沉迷于自我欣赏而忽略外界评价。
二、出处与用法
文学出处:该成语出自宋代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表达词人虽处偏远却坚守高洁品格)。
语法功能:多作谓语、宾语或定语,含贬义色彩,常用于批评脱离实际的自我陶醉。
三、近反义词
近义词:自命不凡、自我陶醉、傲世独立。
反义词:虚怀若谷、甘居人下、与世无争。
四、造句示例
贬义用法:
他性格孤僻,总爱孤芳自赏,不与同事合作。
中性/褒义用法:
她虽无惊世才华,却以孤芳自赏的姿态坚持创作。
综上,“孤芳自赏”通过花朵的意象,形象地刻画了自我欣赏与现实脱节的心理状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情感色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