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巴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周易关于改过的名言?

59

关于“改过”的名言,周易中最为著名的出自《周易·益卦·象传》的“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以下是相关解析及补充:

一、核心名言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君子见到美好的事物或行为就主动学习、迁徙效仿,有了过错则立即改正。此句强调向善的主动性和对错误的及时修正。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有了过错而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此句通过反面论证,突显改过的重要性。

二、相关阐释与补充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的补充说明,强调人人都会犯错,但能改正才是真正的善行。

"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李觏在《易论》中提出,知道错误而不改正才是真正的怯懦。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苏轼的表述进一步阐释了改过的态度,强调不吝惜改正错误,乐于接受善意。

三、历史典故与延伸

曾参的"闻过则喜"

曾参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体现其虚心接受建议的品质。

王阳明的"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强调,错误本身无足轻重,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改正。

四、教育意义

这些名言被历代儒家学者奉为修身准则,常被用于教育后人要具备的品德:

主动学习:

以善为镜,不断提升自我;

勇于认错:错误是成长的阶梯,而非终点;

持续改进:通过反思与行动实现自我超越。

(注:《左传》中的"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与《论语》中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并称儒家改过思想的经典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