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念孩子的诗句,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综合了不同诗人的作品及主题:
一、母亲思念子女
1.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以母亲为视角,表达对远行孩子的深深牵挂与无尽思念。
2. 《别老母》黄仲则
“携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通过悲怆的笔触,展现母亲对子女离别的痛苦与不舍。
二、父亲牵挂子女
1.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以临终嘱托的形式,表达父亲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与对国家统一的执着。
三、游子思念家乡与子女
1.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虽然原诗是思乡,但常被引申为游子对家乡亲情的怀念,间接包含对子女的牵挂。
2. 《望驿台》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通过景物描写,抒发现代人(包括游子)对远方的思念,可引申为对子女的眷恋。
四、其他相关诗句
《京师得家书》袁凯:“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岁暮到家》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春望》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虽为怀古,但蕴含对人生无常与亲情的感慨)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沉情感,既有直白倾诉,也有含蓄寄托,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中“亲情”主题的瑰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