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公司名称可通过以下综合措施实现,结合行政、法律及商业策略:
一、行政程序保护
登记主管机关投诉 被侵权人可向侵权人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要求责令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并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行政处罚
登记机关有权对恶意侵权行为进行处罚,包括没收非法所得、罚款等。
二、法律诉讼途径
民事诉讼
可直接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要求停止使用侵权名称、赔偿损失或消除影响。若名称与注册商标冲突,可请求法院判定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
反不正当竞争诉讼
若名称导致公众混淆,可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三、预防与维权策略
商标注册
通过注册商标保护名称中的核心部分(如字号),避免与他人在先权利冲突。注意审查他人商标申请,防止抢注。
名称规范管理
- 企业名称应符合《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避免使用近似或相同名称。
- 变更名称时需办理变更登记,原名称终止保护,但商誉仍受保护。
商誉维护
注重企业名称与品牌价值的关联,避免因名称变更导致商誉淡化。可通过持续使用、广告宣传等方式强化品牌认知。
法律意识培训
定期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提高员工对名称权侵权行为的识别能力,避免因疏忽侵权。
四、其他辅助措施
合同约束: 与合作伙伴签订知识产权协议,明确名称使用权范围。 监测与预警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可有效保护公司名称权,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