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在起名中的应用主要通过以下四个维度综合判断名字的好坏:
一、八字与五行匹配
生辰八字计算 根据出生的年、月、日、时,通过干支历法计算出生辰八字(如2025年3月15日对应的天干地支组合)。
五行分析
将八字中的天干地支对应五行(如甲木、寅木属木,丙火、巳火属火等),分析五行旺衰。例如,若八字中木旺、缺火,则需在名字中补充火属性的字(如炎、煊)。
弥补五行缺失
通过名字的五行属性弥补八字中的不足,达到五行平衡,从而提升运势。
二、三才五格数理
三才配置
包括天格(姓氏笔画数)、人格(名字笔画数)、地格(姓氏最后一个字笔画数)及总格(全名笔画数)。三才相生则吉,相克则凶。例如,天格10以上需去掉十位数,个位为0按10计。
五格数理
采用81数理规则,通过各格笔画数的差值推算运势。如总格与人格差值宜小于4,否则需调整名字。
三、音韵与寓意
音韵和谐
名字的声调、音律需协调,避免拗口或谐音不佳的组合。例如,平声+仄声+平声的组合较佳。
寓意吉祥
结合姓氏选择寓意美好的字,如“瑞”“宁”“俊”等,提升名字的积极能量。
四、综合评分与调整
通过以上方法,结合传统周易理论进行打分和评估,判断名字是否与八字命理契合。若发现名字存在明显短板(如五行严重失衡或数理冲突),需调整名字结构或用字。
示例 八字: 2025年3月15日(庚寅年、甲寅月、甲戌日、甲子时)五行木旺、缺火; 调整建议
需注意,易经起名仅为传统文化参考,实际使用中建议结合家庭意愿和个人特点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