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吏部考试被称为 吏部试,是唐代科举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具体说明:
考试归属与职责
原本由尚书省的 考功员外郎主持,后因唐玄宗开元年间改革,改由 礼部侍郎主持,因此也被称为“权知贡举”。考试内容主要考察儒家经典、时务策论等,是科举选拔官员的核心环节。
考试地位与流程
历代科举以进士科为最高一级,而进士科考试即由吏部主持。考生需先通过省试(在长安的礼部考场进行),合格后再参加由吏部组织的 选试,最终通过者授予官职。
历史演变
历朝沿袭了这一制度,直至清朝末年科举制度废除。考试地点通常设在长安,中唐后有时也在洛阳举行。
综上,唐代吏部考试以主持机构、考试内容和在科举体系中的定位为特征,是唐代选拔官员的重要机制。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