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SCI论文作者名字需谨慎处理,需根据期刊规定和论文阶段采取不同步骤。以下是具体指南:
一、修改前的准备工作
确认期刊政策 仔细阅读目标期刊的作者署名指南,确认是否允许修改。部分期刊(如BMC系列)明确允许在稿件接收前修改作者信息,但需所有作者签署《作者署名变更表》;而其他期刊可能严格禁止投稿后修改。
获取所有作者同意
若需新增作者,必须获得所有原始作者的书面同意,通常以签署变更表或声明形式。若作者未参与研究,需在致谢中说明贡献类型。
二、修改流程
稿件接收前修改
- 在编辑部接收稿件或进入修回阶段前,通过电子邮件向编辑部提交《作者署名变更表》,附上所有作者签字的扫描件。
- 在Cover Letter中简要说明变更原因,例如新增作者的贡献或原作者无法继续参与等。
稿件已接收/录用后修改
- 通讯作者可尝试通过投稿邮箱联系编辑部申请修改,但需符合期刊具体要求。
- 若在Proof(校样)阶段发现需要修改,需提供充分理由说明为何在后期阶段更改。
三、注意事项
避免违规操作
- 禁止虚假署名、沾光型署名或送礼型署名。
- 若期刊明确禁止修改,强行更名可能导致论文被拒稿或撤稿。
时间节点限制
- 多数期刊仅允许在稿件进入Proof阶段前修改作者信息,超时可能无法通过审核。
法律与伦理考量
- 署名权受法律保护,但需确保所有作者知情并同意变更。
四、补充材料建议
贡献声明: 初次投稿时附上作者贡献声明,明确各作者在研究中的角色。 模板参考
总结:修改SCI作者信息需严格遵循期刊流程,确保所有作者同意且符合时间节点。建议提前与编辑沟通,避免因操作不当影响论文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