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巴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高考生为什么滑档考试不过

59

高考滑档是指考生的高考分数未能达到所报考的所有院校的调档分数线,导致档案无法被投出,直接进入下一批次的投档环节。滑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政策性滑档 :省招生办在划批次线时,一般高于高校的总招生计划。例如,一本招生计划是50000个,按招生计划的120%划线,一本线上就有60000考生,多出来的10000人就是政策性滑档。

上线滑档:

高考生填报的志愿院校都冲得太高了,院校之间没有拉开梯度,没有保底的院校,从而造成了滑档。

志愿梯度不合理:

很多同学在填报志愿时,要么一股脑全报“冲高”院校,要么选的院校层次都差不多,没有拉开差距,导致所有志愿都滑档。

分数预估偏差:

高估自己的分数也是滑档的常见原因。有些同学参考往年分数线时,没考虑到当年高考题目难度变化、招生政策调整等因素,对自己分数定位不准。

批次合并影响:

在新高考省份,本科批次合并后,填报失误的代价更大了,一不小心就可能从本科直接滑到专科。

填报院校数量不足:

有的同学太执着于特定高校或专业,只填报了几个喜欢的志愿,结果就因选择太少而滑档。

忽视外省市高校不确定性:

部分外省市高校在本地招生计划投放少,分数线或排位起伏很大。考生如果没有充分预估这些高校的不稳定性,填报的外省市高校投档线都高于自己成绩,就容易造成滑档。

投档比例:

高校招生有一定的投档比例,通常在1:1.05到1:1.2之间,即有5%到20%的考生虽然投档到高校,但没有招生名额,因此仍可能不被录取。

专业要求:

部分专业除了总成绩要求外,还有对单科成绩和体检等方面的要求。如果考生存在偏科或者体检不合格的情况,也可能导致滑档。

忽视政策变动:

考生没有及时关注当年的招生政策变化,如招生计划调整、录取批次合并、投档比例调整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投档结果。

特殊要求未满足:

部分学校或专业对考生有特殊要求,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如果考生不符合这些要求,即使总分达标也可能无法被录取。

未填写“服从专业调剂”:

如果考生所报专业的录取分数高于自己的成绩,且没有勾选“服从专业调剂”,那么档案将无法投出,导致滑档。

建议

合理设置志愿梯度:在填报志愿时,要设置合理的志愿梯度,既有冲高的院校,也要有保底的院校,避免所有志愿都过高或过低。

准确预估分数:要充分考虑当年高考题目难度变化、招生政策调整等因素,准确预估自己的分数。

关注招生政策变动:及时关注当年的招生政策变化,如招生计划调整、录取批次合并、投档比例调整等。

满足专业要求:认真查看目标院校和专业的特殊要求,确保自己符合所有录取条件。

勾选“服从专业调剂”:在填报志愿时,勾选“服从专业调剂”,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