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世老人随礼时姓名的书写规范,综合传统习俗和实用建议如下:
一、书写格式
位置与方向 - 采用竖写方式,从右至左排列,确保从纸面顶部开始留出足够空间。
- 左上角顶格写“奠仪”或“宝烛香炮”(根据与逝者关系调整称谓)。
内容结构
- 第一行: 空两格写“痛悼(哀悼)”+逝者姓名+“先生千古”(如“痛悼张公千古”)。 - 第二行
- 第三行:底部空余处写送礼人姓名+“敬挽”(如“儿子李明敬挽”)。
二、注意事项
关系标识
- 明确标注与逝者的关系,如“世伯(父亲)”“叔父”“侄儿”等。
- 若为朋友或非亲属,可用“友”或“故人”替代。
格式规范
- 三行文字需保持上下空格均匀,确保整体美观。
- 避免涂改,建议提前写好。
其他要求
- 使用素色或白色信封封装礼金,传统上以白色为主。
- 尾数加1:如301元写作302元,寓意“依依不舍”。
三、示例参考
```
痛悼张公千古
永垂不朽
儿子李明敬挽
```
通过规范书写,既能表达哀思,又能让收礼人明确礼金来源,体现对逝者的尊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