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其名字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名字由来
濮阳的名字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之阳而得名。在古代,濮水是黄河与济水的一条重要支流,虽然后来因黄河泛滥而淤没,但“濮阳”这个名字却流传至今。濮阳在古代还有许多别称,如帝丘、东郡、濮阳国、濮阳郡、顿丘郡、濮州、澶州、开州等,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不同时期的历史记忆。
地名特点
“濮阳”之名,按照古代对地域名“阳”字的划分规律,是以水为观,水之北为阳。因此,濮阳是因为位于濮河之北而得名。濮河之名源于皇帝次子昌意之妻蜀山濮而得濮阳之名。
人文历史
濮阳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上古时代,五帝之一的颛顼及其部族在此活动,因此濮阳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称。1987年,在濮阳西水泊出土的距今6400年的珍贵文物蚌塑龙形图案,被称为“中华第一龙”,因此濮阳也被命名为“龙乡”。
其他信息
濮阳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地区,是河南省辖地级市。春秋时期,濮阳一带属卫国,公元前629年,卫国迁都帝丘(今濮阳),帝丘成为卫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凡400年。公元前242年,秦置东郡,次年秦取濮阳等地,卫国此时名存实亡。前240年,东郡治濮阳。宋时,濮阳改称开德府,一度成为北辅。
综上所述,濮阳这个名字不仅反映了其地理位置,还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