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中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巅峰人物。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综合介绍:
一、生平背景
出身与教育
出生于贵族家庭,自幼接受良好教育,曾就读于喀山大学,后因对农奴制的不满退学。
早期经历
1847年起参与地方行政工作,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服役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社会活动与晚年
晚年致力于平民教育,1910年10月出走,11月7日病逝于小站。
二、文学成就
代表作
- 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被公认为“世界文学第一流作品”)。
- 短篇小说:《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舞会之后》等。
- 童话:创作了大量经典童话。
文学风格
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代表作常探讨人性、道德与社会变革。
三、思想影响
托尔斯泰主义
提出“道德自省”“平民化”等理念,主张通过教育改善社会,对苏联作家及政治运动产生深远影响。
哲学探索
晚年转向宗教与哲学思考,代表作《忏悔录》(1879-1882)反映其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四、历史地位
被公认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天才艺术家”,其作品不仅塑造了俄国社会图景,也影响了全球文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