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不想考试时,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开导:
调整考试态度
焦虑往往是由不可避免的困难引起的,换个角度思考,多想想成功和美好的事情,焦虑就会得到解决。
帮助孩子从学习动机、职业道路、理想期望等方面去思考多元化的价值观,确立“天生我才必有用”和“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观念。
讲道理
考试只是对这段时间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一个检测,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掌握得不好。课下认真复习,考试不要紧张,只把它看成一次家庭作业。
考试是一个检验的过程,能够检验出你的短板和一些问题,参加考试是不错的,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努力会有回报。
沟通原因
找机会和孩子好好沟通,找到不想考试的原因。如果是觉得自己努力了但学得不够好,可以告诉孩子分数不是唯一的,但能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如果孩子不够努力,要鼓励孩子加油。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家长也要在孩子的学习中扮演好角色,给予支持和鼓励。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的情况比较严重,家长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情绪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聚焦过程而不是结果
需要对孩子积极投入的过程进行重点强调,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天赋。让孩子明白努力、专注、坚持和进步比结果更重要。
用心看见而不是说教
减少说教,开始学着“共情”,真正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他们所经历的事情中的感受。家长需要听到他们内心的呼唤,给予正确的情感回应。
给予支持而不是否定
在考前给孩子更多的积极暗示,少用否定词。家长充满信心和活力满满的状态也会通过日常的互动传递给孩子。
通过以上方法,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正确看待考试,增强信心,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