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的考试模式和内容构成如下:
一、考试模式
"3+1+2"模式 - "3":
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50分,采用原始分计入总成绩。
- "1":从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满分100分,直接计入总成绩。
- "2":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满分100分,采用等级分计入总成绩。
部分地区特殊模式 - 如河南省实行"3+X"模式,"X"为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原3+3模式中的第二组3门科目)。
二、考试内容与试卷
语数外:
全国统一命题,内容涵盖高中阶段核心知识,注重基础与综合应用能力。
首选科目与再选科目:物理、历史为必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为可选项,试卷由省级统一命题。
三、成绩计算
总分:750分(语数外300分 + 首选科目100分 + 再选科目100分)。
等级分转换:再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将原始分转换为100分制的等级分后再计入总成绩。
四、录取方式
批次划分 - 本科提前批次、本科批次、高职(专科)提前批次、高职(专科)批次。
录取依据
- 总成绩为主要依据,同时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
特殊类型招生
- 包括强基计划、专项计划、艺术类、体育类等专项录取渠道。
五、选科建议
组合策略: 考生可根据兴趣、职业规划及高校专业要求选择科目,例如物理+化学+生物(工科方向)或历史+政治+地理(文科方向)。 注意事项
六、其他变化
合格性考试:部分省份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调整为合格性考试,科目数量增至13-14门,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等。
以上内容综合了全国及部分省份的新高考政策,具体实施以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方案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