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文理科的考试方式,综合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一、考试科目构成
文科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
选考科目:从历史、地理、政治中选2门(部分地区为"3+1+2"模式)
综合科目:政治、历史、地理(文科综合)或物理、化学、生物(理科综合)
理科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理)、英语、物理、化学、生物
选考科目:从物理、化学、生物中选2门(部分地区为"3+1+2"模式)
综合科目:物理、化学、生物(理科综合)
二、考试形式与内容特点
传统模式
- 文科/理科均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科,满分各150分
-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各300分):文科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考物理/化学/生物
- 总分计算: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目
新高考模式("3+1+2")
- 所有考生统一考语文、数学、外语
- 选考科目:文科生选历史/地理/政治,理科生选物理/化学/生物
- 综合科目:文科为政治/历史/地理,理科为物理/化学/生物
- 总分计算:语文+数学+外语+选考科目(各100分)
三、其他注意事项
数学差异: 文科数学侧重基础概念和计算,理科数学增加微积分、立体几何等高等内容 考试时间
学业水平测试:高二上学期需参加全科测试,不及格科目可重考
四、地区差异
部分省份存在"3+3"模式,例如广东实行物理/化学/生物选1门(100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选2门(等级赋分)。建议考生关注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