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场设备准备
硬件设施检查
确保考场内配备足够数量(每场约30人)的计算机设备,且均安装了考试系统。
检查网络稳定性,避免考试期间出现网络中断。
摆放课桌椅时保持间距80厘米以上,采用5×6式布局,确保通道畅通。
软件系统准备
安装并调试考试系统,确保能正常生成试卷、记录答题数据及自动收卷。
配置防作弊设备(如摄像头、指纹识别等),并测试其覆盖范围和稳定性。
二、考生信息录入与管理
考生信息收集
通过教务系统录入考生姓名、考号、考场号等基础信息。
对特殊考生(如残疾考生)进行标注,并提前安排专用考场。
信息核对与导出
生成考生信息表,核对无误后导出为Excel或PDF格式,便于后续安排。
三、考场规则设置
随机/指定分配规则
根据考试需求选择分配方式:
按准考证号顺序分配;
随机分配(如Excel公式`=RAND()`);
按班级交叉或分数排序。
考场布局调整
通过考试系统生成座位安排表,手动调整特殊需求(如监考老师通道、物品存放区)。
四、自动生成与打印
一键生成功能
使用专用考场安排程序或考试系统一键生成考场布局图,包括座位分布、考号标识等。
支持导出为PDF或Excel文件,直接打印使用。
打印与核对
考试前30分钟完成打印,考生核对座位号后入场。
布置考场门贴、桌贴等标识,确保考生能清晰识别考场信息。
五、其他注意事项
环境管理
保持考场整洁,清理地面、桌面杂物,确保通风良好。
检查门窗、消防设备等安全设施,确保考试期间无安全隐患。
应急处理
制定突发情况预案,如设备故障、考生突发疾病等,确保考试流程不受影响。
通过以上步骤,可高效完成电脑考试的考场布置,保障考试公平、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