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的放榜是科举制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标志着考试结果的正式公布。放榜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评卷与成绩录入
考试结束后,考官们会对考卷进行评卷,并将评分结果录入榜册中。
拟定名次
读卷官阅毕后,主考官等会拟定前十名答卷,进呈皇帝。皇帝钦点一甲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和探花。读卷官之后将后七卷填写二甲名次,交内阁列金榜。
制作与张贴金榜
录取者的名单会写在金黄色榜上,称为“金榜题名”。金榜通常用黄纸书写,因此也称为黄甲。
公布与通知
金榜会在特定的地点向公众张贴,以供考生和他们的家人查阅。放榜时,通常会有地方衙役专门敲锣打鼓上门通知。
放榜仪式
放榜也称“放牓”,即通过张贴榜文的形式公布考试录取结果。这个过程颇具悬念性与仪式感,每写一个名字,都要更换一下屋里的红烛,屋外等着看榜的围观群众更是心潮澎湃。
后续仪式
对于高中进士的,国家还会贴心地送上“录取通知书”。在放榜之后,还会有地方衙役专门敲锣打鼓上门通知,并且可能会有酒宴庆贺。
综上所述,科举考试的放榜是一个严谨而隆重的过程,不仅标志着考生的成功与否,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认可。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