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修改符号的使用方法如下:
删除号:
用于删去字、词、句。第一个符号用于删去句、段;第二个用于删去数字、词或标点符号。
调位号:
用于调整字、词、句的次序。第一个和第二个符号用于个别字或少数字的调位;第三个符号用于大段或隔行的调位,箭头插在移入位置。
增补号:
用于增补字、词、句。第一个符号用于增补个别字;第二个符号用于增补几个字;第三个符号用于增补较多的字数。
提行号:
用于另起一段,将原来一段的文字分成两段。竖线画在起段后的位置上。
压行号:
用于降格缩行,表示字行退后。
复原号:
用于恢复已删文字。第一符号标在需要复原的文字下方;第二符号用于复原大段文字,符号标在已删部位的四角。
离空号:
用于表示空行或空格。标在需要离空的位置上,空一字距用表示,空二字距用表示。
连续号:
用于连接两处,箭头指向连接处。
空行号:
用于表示空行或缩行。第一符号用于需要空一行的两行之间,标在行的左端;第二个符号用于应联结的两行之间,也标在行的左端。
改正号:
用于改正错误,把错误之处圈起来,再用引线引到空白处改正。
删除符:
用于删除内容,形态为一个圈连一根旋转着的线。
增补符:
用于插入内容,形态类似顺时针旋转90°的单书名号,用时插入到要增补内容的位置,然后将增补内容圈起,两者用线相连。
改正上下角符:
用于改正上下角码的位置,形态与改正符相似,只是改正的圈变成了方形。
转正符:
用于将横卧的字符扶正,形态为一根直线,尾端呈螺旋状。
对调符:
用于将内容在行间对调,形态为一个横卧的“S”状。
接连符:
用于连接相邻两行内容的首末,线末端的箭头表示连接的方向和位置。
另起段符:
用于另起一段,形态为一个左括号位于被起段内容的前端,一根短竖线位于将起段位臵,中间用线相连,线末端的箭头表示转移方向。
转移符:
用于词语位置的转移,将要转移的部分圈起来,并画出引线指向转移部位。
接排号:
用于表示两行文字之间应接排,不需另起一行。
加空号:
用于在字与字或行与行之间加空,符号画在字与字之间的上方,行与行之间的左右处。
减空号:
用于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减空,符号使用方法同上。
空字号:
用于表示空一字距、空1/2字距、空1/3字距、空1/4字距。
角码号:
用于改正上下角码的位置。
分开号:
用于分开外文字母。
在使用这些修改符号时,应注意保持修改内容的清晰和规范,确保修改后的文本仍然易于阅读和理解。对于较复杂的修改,建议先在原稿上进行标记,然后再进行最终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