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的诗歌,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以下按主题分类整理:
一、咏柳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王维《送别》: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赏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三、田园生活
王维《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元稹《杂诗三首·其五》: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四、自然感悟
袁枚《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张鎡《菩萨蛮·芭蕉》: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
五、季节更迭
修睦《落叶》: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六、现代植物意象
舒婷《致橡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这些诗歌通过描绘植物的形态、生长环境或与人的情感共鸣,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如杨柳象征离别,梅花代表坚韧,梧桐隐喻乡愁,而核桃则以独特的形态隐喻生命力量。